“乘联会数据显示,4月前四周(1-25日)日均成交3.5万辆,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微降1.6%。按此趋势,4月零售量有望实现正增长,国内车市彻底恢复元气。不过,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的情况下,这种报复性消费能持续多久?”
随着位于武汉的最后一批汽车厂商复工复产,国内车市终于恢复元气。
从全国乘联会统计的乘用车零售量来看,4月前四周(1-25日)日均成交3.5万辆,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微降1.6%。
考虑到国内疫情控制向好,以及五一长假因素,预计4月零售量有望实现正增长。如果真是如此,意味着国内车市将结束连续21个月的负增长,相当不容易。
毫无疑问,车市终于恢复了元气。
四月零售量大概率追平去年
4月29日晚间,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,提出五方面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。
其中,最受关注的措施是:轻型汽车(总质量不超过3.5吨)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限值生产过渡期截止时间,由2020年7月1日前调整为2021年1月1日前;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,并平缓2020-2022年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,加快补贴资金清算速度。
纵然这些措施早在4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就已提及,只是多了“国六”具体实施时间等信息点,资本界仍然看好汽车行业。
同花顺数据显示,截至30日收盘,汽车整车行业指数上涨2.39%个百分点,24支股票除了一汽轿车和江淮汽车微跌之外,其余全部上涨,其中长安汽车以6.71%的涨幅领涨所有整车股。
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,汽车消费严重受到压制,为此,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措施提振汽车消费。如今,随着疫情逐步好转,汽车厂商彻底复工复产,车市也从3月份的回暖走向彻底复苏。
从乘联会统计的4月前四周(1-25日)的零售量来看,车市已经恢复元气。
数据显示,虽然第一周(1-6日)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偏弱,同比下降35%,但从第二周(7-12日)开始出现大幅度回升,第二、第四周零售量分别同比增长14.7%和12.3%,第三周只是微跌0.5%。
综合起来,4月前四周市场终端日均成交35380辆新车,只比去年同期的日均成交35958辆下降1.6%。
考虑到今年4月最后5天时间(26-30日)都是工作日,而去年同期只有4个工作日,加上最后一周的交易量,今年4月车市有望实现正增长。
可以说,车市终于完全恢复元气了。
报复性增长难以出现
4月车市持续回暖,乃意料之中。虽然增幅预计不会很高,但难得的是正增长的象征意义。此前,国内车市销量已经同比下滑了21个月。
今年以来,从国家各部委到各地政府,为提振汽车消费可谓是操碎了心。国家各部委多次提到要促进汽车消费,并为此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,包括国六排放标准的延期,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推迟等。
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:从首个推出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城市佛山2月3日推出利好政策以来,国内各省市纷纷跟进给予购车补贴,两三个月过去,政策刺激效果开始逐渐凸显。
生产方面,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,武汉解封,所有汽车厂商、供应商已完全复工复产,确保市场足量供应。
市场方面,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积极举办各类线上、线下促销活动,上汽斯柯达更是官宣全系降价,加上不少新车如期发布上市,吸引不少购车刚需群体前往购买。
4月份车市稳了,接下来的问题是,这种形势能持续多久?
目前来看,一二线城市汽车消费率先复苏,这与一些刚性购买需求有关;一二线城市居民不缺消费力,他们之前没买车多数是必要性和便利性影响,而疫情改变了这些前提。三四五线市场相对困难一些,这是因为一季度经济不景气,低收入群体受直接冲击最大;收入缩水的情况下,日常生活支出和房贷支出没有减少,必然影响到对汽车这样大件商品的消费。
乘联会认为,随着国外疫情蔓延和长期化趋势,消费者应对疫情常态化举措推动对私车需求的进一步刚性增强,近期购车需求相对较好,但受宏观经济和财务状况影响,消费者购买汽车这类大宗商品将会更加理性,因此,汽车不可能出现爆发性的报复消费,而是会出现一个长尾效应。
整体来看,今年车市后面很可能保持一个稳中有增的发展趋势,而很多人期待中的v型反弹大概率不会出现。